您好!欢迎访问北京航天伟创设备科技有限公司网站!
全国服务咨询热线:

18618396246

当前位置:首页 > 技术文章 > 分子材料体积电阻率与表面电阻率的测定及影响因素

分子材料体积电阻率与表面电阻率的测定及影响因素

更新时间:2025-07-01      点击次数:19

高分子材料凭借独二特的分子结构与性能,在现代工业及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。从电气绝缘到电子器件制造,其电学性能至关重要。体积电阻率和表面电阻率作为衡量导电性能的关键参数,对评估材料绝缘性能、预测实际应用表现意义重大。准确测定并深入了解影响因素,有助于材料质量控制、性能优化及新型材料研发。


高分子材料的导电原理基础

探讨体积电阻率和表面电阻率前,需明晰高分子材料导电原理。多数高分子材料电绝缘性能优异,载流子源于杂质解离、加工引入的可分解分子等。非极性聚合物无导电离子,载流子多来自杂质;高极性聚合物可能发生微量本征解离,提供导电离子。共轭高聚物因共轭效应,π 电子可定向运动导电,电阻大幅下降。例如聚乙烯绝缘性好,聚酰胺电阻率在 10¹² ~ 10¹⁶Ω・m 范围。

体积电阻率与表面电阻率的定义及意义

体积电阻率与表面电阻率的定义及意义

1. 体积电阻率

体积电阻率(ρv)是绝缘材料内部直流电场强度与稳态电流密度之商,即单位体积内的体积电阻,单位为 Ω・m 。它表征材料本体绝缘性能,是本征特性,与试样几何尺寸无关。在电气设备绝缘设计中,高体积电阻率的高分子材料可确保电流按预定路径流动,防止漏电和短路。

2.表面电阻率

表面电阻率(ρs)是绝缘材料表面层直流电场强度与线电流密度之商,即单位面积内的表面电阻,单位为 Ω 。其主要反映材料表面导电性能,与表面污染、吸附状态等密切相关,并非材料固有特性。在电子制造领域,控制表面电阻率可防止静电积累,保护敏感电子元件,如电子产品包装常使用低表面电阻率材料消散静电。



体积电阻率与表面电阻率的测定方法

1. 高阻计法(直流放大法)原理及应用

高阻计法是测定高分子材料体积电阻率和表面电阻率的常用方法。其基于直流放大器,放大通过试样的微弱电流推动指示仪表测量绝缘电阻。施加直流电压 U 于试样两端,电流 I 在标准电阻 R0 上产生电压 U0 ,当 R0 远小于试样绝缘电阻 Rx 时,Rx=(U/U0)・R0 。测量体积电阻时,三电极系统中保护电极接地消除表面电流干扰;测量表面电阻时,保护电极施加电压,高压电极接地减少体积电流影响。该方法适用于多种固体电工绝缘材料,可测 10¹⁷Ω 以下绝缘电阻。

2. 测试设备及操作流程

选用 ZST-212 体积表面电阻率测试仪配合三电极装置进行测量,以平板试样测试为例,具体操作流程如下:


1、打开设备电源开关,预热10分钟。

2、打开屏蔽箱盖,将被测试品放置在三电极中间位置,试品应全部覆盖下电极。

3、按照下图的接线方式接好线,左侧黑色线接上电极,右侧红色线接环电极。

0521664101a0448941f82cee06ccb65b_640_wx_fmt=png&from=appmsg&watermark=1&tp=webp&wxfrom=5&wx_lazy=1.webp

4、调整环电极的位置,环电极和测量电极之间的间隙均匀。

5、关闭屏蔽箱盖,设置施加电压、电化时间(默认60s)和厚度。

6、同一个试品需要测量表面电阻和体积电阻时,一定要先测表面电阻后测体积电阻。将测试模式档位开关至需要的档位。

7、按启动按钮,观察电阻值和档位的变化,当档位稳定开始电化计时,电化时间到后记录电阻值。

8、测试结束,观察高压指示灯灭,打开试验箱盖,换取试品,重复步骤2~7。

9、试验结束,关闭电源,用绸布盖住设备,保持清洁。

3. 体积电阻率的计算(以间隙2mm为例)


例如:测量体积电阻RV时RV=3.2×1012Ω

体积电阻率怎么计算呢?


图片
图片

d1 : 被保护电极直径为50mm。

g:测量电极间间隙 g =2mm

h : 绝缘材料试品的厚度(mm)

Rv:体积电阻值

A: 被保护电极有效面积(mm2

根据本电极的底面积为

图片

比如测量试品的厚度h是2mm,

那么体积电阻率ρV=2123.72/2* RV

=1061.86 RV

=1061.86mm×3.2×1012Ω

≈3.4×1012Ω・m 

也就是说只要读出来体积电阻RV(单位Ω),测量出试品的厚度h(单位mm),

那么

图片

点击屏幕的Ω・m 可以切换至Ω・cm 。



4. 表面电阻率的计算


例如:测量表面电阻Rs时的表面电阻是Rs=4.0×1013Ω

表面电阻率怎么计算呢?

依下述公式计算出值:


图片


ρS:表面电阻率

Rs:表面电阻值

P : 被保护电极的有效周长(mm)

g : 两电极之间的距离单位(mm)

ρS≈82 Rs=82×4.0×1013Ω=3.28×1015

也就是说只要读出来表面电阻Rs(单位Ω),然后乘以82就是表面电阻率。表面电阻率和试品的厚度无关,只和电极的尺寸有关。


影响体积电阻率与表面电阻率的因素分析

体积

1. 温度的影响

温度对高分子材料体积电阻率和表面电阻率影响显著。非极性聚合物导电载离子源于杂质等,一定温度下热离解和偶合平衡稳定,温度升高平衡打破,离子运动加速,电导主导,电阻率下降。离子导电高聚物中,结晶、取向使分子密堆积,自由体积减小,离子迁移率降低,电导率下降,如聚三氟氯乙烯结晶度从 10%增加到 50%时,电导率下降 100 - 1000 倍。电子导电聚合物中,分子密堆砌利于电子传导,电导率随结晶度增加而增大。交联使链段活动性变差,自由体积变小,离子电导下降,但电子电导因分子间桥键而增大。

2.湿度的影响

湿度对高分子材料电学性能影响不容忽视。水的电导大,湿度增加时,材料表面吸附水分形成水膜,表面电阻率降低;有开口孔隙的材料,水分进入孔隙内部增加导电通路,体积电阻率下降。在潮湿环境下使用的电气绝缘材料,其体积电阻率和表面电阻率降低可能影响设备正常运行,甚至引发安全隐患。


3.电场强度的作用

低电场强度下,高分子材料电阻率相对稳定。高电场强度时,离子迁移率增大,接近击穿时出现大量电子迁移,体积电阻率大幅降低。实际使用中,若电场强度超材料承受范围,会导致绝缘性能下降甚至电击穿。测定时施加电压应符合规定,以保证测量结果反映材料正常工作时的电学性能。

4.材料自身特性(分子结构与聚集态结构)

高分子材料的分子结构和聚集态结构是决定电学性能的内在因素。非极性聚合物如聚乙烯、聚丙烯,无导电离子,绝缘性能好,电阻率通常在 10¹⁵ - 10¹⁸Ω・m 范围;高极性聚合物如聚酰胺,可能发生微量本征解离,电阻率相对较低,在 10¹² ~ 10¹⁶Ω・m 。共轭高聚物如聚乙炔,因共轭效应表现出半导体甚至导体特性。在聚集态结构方面,结晶、取向使离子导电高聚物电导率下降,电子导电聚合物电导率增大;交联对离子电导和电子电导影响不同。


5.其他因素

(1)残余电荷

试样加工和测试中易产生静电,尤其是高电阻材料。残余电荷影响测量准确性,测量前需将试样电极短路彻一底放电。

(2) 杂散电势

绝缘电阻测量电路中存在热电势、电解电势、接触电势等杂散电势,其中电解电势影响最大。如测量表面潮湿试样体积电阻时,测量极与保护极间可能产生 20mv 电势。试验前可通过比较试样加压前后高阻计二次指示判断有无杂散电势,若指示不同,需排除干扰源。

(3)漏电流

高电阻材料测量中,漏电流影响显著。采用保护技术,在漏电路径安置保护导体,截住杂散电流。测量体积电阻时,三电极系统的保护极即保护导体,要求保护电极和测量电极间的试样表面电阻高于并联元件电阻 10 - 100 倍。线路连接后,先检查漏电情况,测量灵敏度范围内仪器指示电阻值为无限大时,方可进行测量。

高分子材料的体积电阻率和表面电阻率是衡量电学性能的重要指标,准确测定并了解影响因素对材料应用和研发意义重大。ZST-212 体积表面电阻率测试仪等设备结合高阻计法可实现准确测量,但温度、湿度、电场强度、材料特性及残余电荷等多种因素会影响测量结果。实际应用中需综合考虑这些因素,采取相应措施确保材料电学性能满足需求。材料研发人员深入研究影响因素,有助于通过分子设计和工艺优化开发更优异的高分子材料,推动其在多领域的应用与发展。

北京航天伟创设备科技有限公司
地址:北京市房山区长阳万兴路86号
邮箱:bjhtwc@163.com
传真:
关注我们
欢迎您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了解更多信息:
欢迎您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
了解更多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