质子交换膜(proton exchange mem-brane, PEM)作为PEMFC中的核心元件,直接影响着电池的性能和寿命,其主要功能是分隔氧气和氢气、传导质子、隔绝电子。为提高质子交换膜的质子传导率,减小离子电阻,主要方法是减小质子交换膜的厚度,因此薄膜的厚度不断降低。但随着薄膜厚度的减小,其击穿电压也越来越小,更容易引起电学短路,对电池造成非常大的损害,所以当施加在PEM上的电场超过其绝缘电气强度时,就会达到薄膜厚度的极限。即PEM厚度的最终物理极限由质子交换膜的绝缘击穿特性决定 。而燃料电池中的反极现象一般表现为某一电流密度下,电堆内部某一片或多片膜电极不能获得足够的燃料或氧化剂,从而导致电极电压反转,其反转电极电压的绝对值有可能超过电池中PEM的击穿电压,从而破坏PEM的绝缘性,损坏电池。
理想的介质在外电场作用下应该没有传导电流。但是任何实际的介质,在直流电压作用下总会有微弱的电流流过(漏导电流)。在一定电压范围内,介质的漏导电流与所施加的电压成正比,符合欧姆定律。但到达一定电压值后,漏导电流和电压的关系会偏离欧姆定律,表现出电流失控,电阻趋于无限小的现象 ,即发生介电击穿。介质由绝缘体变为导电体,发生击穿时的临界电压称为介质的击穿电压。介质的击穿特性是介质的基本电性能之一,它决定了介质在电场作用下保持绝缘特性的能力。所以,通过研究质子交换膜的击穿电压特性,可以得到其绝缘击穿特性。
电话
微信扫一扫